在水裡寫字 Written in Waters

顯示左側選單

[閒話家常] 關於寫作,大家注重內心戲描寫,或者是動作上的描寫?

[複製連結]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高筱秋 發表於 2019-8-11 00:08:17
只看該作者 回文獎勵 |遞減排序 |閱讀模式
自己是個比較習慣(擅長?)描寫內心戲的自耕農
前幾天把文章拿給親友看的時候得到了一句「你內心戲也寫太多了吧」
的評語


這句評語有如當頭棒喝,自己一向認為描述各種角色的內心戲是推動劇情非常重要的關鍵
相對於動作上的描寫,內心的糾結會比較好寫許多


滿好奇版上大家的描寫比重
或者是我想太多了直接用一堆觸發劇情來寫完一篇文章呢

很想知道大家的看法




>>野生的以下省略
曾經想過要描寫景物,但是常常都是寫到一半又跳入兩人的對話裡面了(所以我說那個背景呢)
覺得很多小說中能把景物描寫得很美甚至能在腦海中描繪出景色的小說家很強TT
自己覺得要描繪場景的話很燒腦子(到頭來是自己的問題
但是覺得描寫景物是個很好的解決方式  謝謝建議><


>> LoveSparrow
覺得好難TT  就像要找出自己的黃金比例一樣
雖然最近內心戲的比重占了快要80% 感覺超不行的阿RYYYY(扼腕


>>chapikan
很不會描寫動作(掩面
常常會整篇文章像是輕小說一樣用對話來推進劇情
常常改行的開頭就是對話框
想要單純描寫景物或動作怎麼樣都感覺有些不順

這時候才發現自己的瑞凡回不去了(您#
本文最後由 高筱秋 於 2019-8-11 09:04 編輯

留言

我覺得可以看小說的類型,而決定那一個的比重要多一點。不過有時候適時的內心戲可以讓讀者對於角色有更明確的認知,進而達到一定程度的共鳴 2020-12-26 13:56
我全都要! 非常喜歡寫內心戲 2020-10-6 11:03
寫作人稱也是一個問題,個人很煩明明是第三人稱卻用大段落描寫人物心理 2020-8-12 11:09
自己描寫的時候會比較喜歡寫內心戲,但老實講已一個讀者的立場我常覺得內心戲太冗贅,所以現在更想注重動作或是場景描寫 2020-8-12 11:07
個人更喜歡通過動作和對話描寫來體現心理,不太習慣直白的心理描寫 2020-7-17 04:45
心靈上描寫會深入其境,動作輔助 ( 個人 ) 2020-6-26 20:55
一半一半 有時肢體動作才能完美帶出角色的心境 只描寫內心戲的話感覺好抽象 2020-6-19 16:02
心理上的比較注重,但動作感覺比較好寫2333 2020-6-16 20:44
我反而是不太會寫內心戲ಥ_ಥ 我覺得要抓到角色最還原的心思很厲害 2020-6-16 19:07
如果說兩邊都在意會不會覺得是在找碴XDD 2019-11-23 01:45

使用禮物 檢舉

2#
--鶴-- 發表於 2019-8-11 15:06:47
只看該作者
看作品的特性。
紀實小說:比較喜歡看內心戲,文學小說:比較喜歡看動作。

紀實的特性是:人物是真實存在的。比起書寫人物的神態,我會比較想要知道人物在思考什麼、擔憂什麼或是對什麼抱持信念。而文學小說,我會藉由外在描述去理解角色的神態跟行為模式(人物怎麼行動、人物的舉止反映出多少教養程度)。

內心戲是一種很內化的東西,如果作者本身是一個很有表現慾的人,寫得太多會有點像在看作者自我剖析,就變成是作者在代言或表演,而不是展示角色。

留言

應該還是看作品吧 不過我覺得描寫內心比較重要 2020-6-16 20:52
看作品特性+1 喜歡這樓的回文><!!推推 2020-5-19 00:33
因為自己的同人文會想要去揣摩腳的想法角色 變成同人會比較多心境描寫>< 2019-8-14 21:27
這邊大家的想法都很有意思,也提到動作跟內心戲在創作上目前並沒有絕對的比例或優勢。我個人會稍微區分「想要抒發」還是「想讓角色演出」這兩者,顯示自我或者使用同理心。  2019-8-12 10:25
隔空回XD 作品畢竟是個人的創作,內化應該算是種正常現象。自以為是也是要看作品特性,有些角色比較像是作者的代言人(例如京極堂或田中芳樹的小說,概念上更像散文)  2019-8-12 10:20
對不起手機不好用>< 這篇回文神專業TT 特別是有時候會寫抒發的文 雖然回頭去看感覺超級自以為是的>< 2019-8-12 08:01
ㄐㄙ 2019-8-12 07:59

使用禮物 檢舉

3#
LoveSparrow 發表於 2019-8-11 22:38:31
只看該作者
我是覺得內心戲多也比無意義的動作多好多了。
不過主要還是要整體的行文怎麼樣,如果是描寫感情,角色可能有非常多的心理活動,這時內心戲多很正常阿。

至於動作描寫,如果不結合角色情緒那就是無意義的
什麼叫無意義:
她彈了彈枕邊的流蘇說
她扶了扶頭上的珠花說(角色也不是在梳妝打扮,就是手癢怎樣都要摸一下,有大大直接說這些人總愛檢查動產
她扶了扶還不顯露的腰肢(懷孕幾周而已也不知道是在扶啥小)
上述這些真的不知道要幹嘛,真的就手很癢,時不時都要到處摸,一般人也沒這樣的,何況「大家閨秀」

有意義的動作描述,網上搜一下應該可以找到很多:
例如寫兩人吵架:
他瞪大眼睛,呼吸急促。「你為什麼總是這樣?」
他用力放下水壺(是不是就感受到他也動氣了)「我怎麼樣?你為什麼不說說你自己?」
這是簡單的例子,實際寫的時候注意角色的情緒走向就能創造出許多獨有的動作與神態,因為每個角色都不一樣,有時需多多觀察w
另外我覺得內心戲才是最難得阿,會寫內心戲我覺得是很厲害的,內心戲會寫,動作應該也差不多了。

投餵

參與人數 2海草 +2 收起 理由
自鳴琴 + 1 劇本寫作就要像這樣注意放進去的每個元素.
--鶴-- + 1

查看全部投餵紀錄

使用禮物 檢舉

4#
月光纖紫 發表於 2019-8-11 23:19:02
只看該作者
現在來回顧從前,每個時期所寫的都不太一樣,像是我以前比較愛寫內心,我喜歡寫出角色的心理,有時又像是投影自己或是周遭人的心情,所以寫起來會比較順,又不太需要顧慮太多,整篇寫下來就都會是優美文字串連在一起,這種感覺很好。但事後我發現自己欠缺對話,外加動作方面的形容,會因為太注重內心戲,而無法帶動太多劇情,驚覺自己寫文會有這樣的問題,所以開始練動作及對話,卻在不知不覺中忘記如何描寫心境,這是我這陣子反思下有的想法,我的黃金比例大概是3:7或4:6(心境3:對話+動作7),兩邊都要兼顧自己常常錯亂呢!(笑

使用禮物 檢舉

5#
月光纖紫 發表於 2019-8-11 23:20:36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會寫心境很好!從心境開始慢慢琢磨到對話及動作,應該會比較容易掌握。

投餵

參與人數 1海草 +1 收起 理由
--鶴-- + 1

查看全部投餵紀錄

使用禮物 檢舉

6#
蘇寂冥 發表於 2019-8-13 23:02:36
只看該作者
我翻了一下發現我偏向內心戲,遇上話癆的角色內心戲可以舖超長
一直想要改這部分的弊病,畢竟我動作上的描寫是真的很少,但寫文一寫順了又會忘記這件事情,修文的時候要再加進去又有點困難

個人覺得不論是哪一者占多數還是要看文筆,作者文筆夠好的話就算是落落長的內心戲應該也可以把讀者拉進去,跟角色同調思考

留言

同感><! 2019-8-14 21:20

使用禮物 檢舉

7#
自鳴琴 發表於 2020-6-15 00:14:33 來自手機
只看該作者
動作描寫部分我贊同#3說法,動作如果可以支撐/塑造情緒也可以讓讀者更入戲。
內心戲(主要是character arc)帶動劇情,動作描寫支撐內心戲,這種小說讀起來會很順暢。

使用禮物 檢舉

8#
kakakc 發表於 2020-6-15 12:15:53
只看該作者
以下為個人嗜好XD
同人文如果是主戀愛的話,內心戲很重要,太多會顯得太自言自語,剛好的平衡、像上面不少人提到用動作來輔助表達內心戲多數都會很棒。如果是劇情向/正劇向(戀愛為副)動作戲應該會較多,作者的敘事/環境塑造就很重要了。

使用禮物 檢舉

9#
透子☆ 發表於 2020-6-16 13:15:09
只看該作者
路過~跟樓主一樣,近來也是內心戲描寫較多。
雖然只是一個產量極少的創作者,但也跟樓主一樣,常常在想內心獨白佔比較多好不好,會不會讓文章變得很靜態不活潑這樣。
但是又會想,不論動作描寫或者是內心戲,要讓讀者與小說人物、與作者產生共鳴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不然如果沒能讓人擁有共鳴,就只是創作者一個人的獨白而已。
而且樓主擅長描寫內心,同時也說明你是個很細膩的人!個人覺得細膩這個特質對於小說創作者來說很重要很重要!

使用禮物 檢舉

10#
KYUUI 發表於 2020-6-16 17:10:02
只看該作者

怎麼說呢,我自己每個階段寫出來的東西不太一樣。

本身是個興趣使然的同人文手,從國中開始斷斷續續地寫到如今的社會人士,大約是十幾年的時間。

現在回去看自己的作品,年輕時布袋戲起家,滿腔熱血,動作戲與內心戲參半,後來轉戰ACG,純戀愛向的內容著重在內心戲居多;長大後因為工作忙碌沒有時間閱讀,詞彙量下降導致想要寫內心戲卻找不到適合的詞,變得依靠動作與對話來推展劇情。

不管哪個時期都會有喜歡你風格的讀者。
妳朋友剛好是那種比較不喜歡太多內心戲的,但或許有其他人喜歡,我認為做你自己就好了。
當然可以試試不同的寫法,反正創作本來就很自由。

使用禮物 檢舉

11#
black曉無 發表於 2020-8-8 01:08:44
只看該作者
我應該算是注重想像力的描寫XD

用角色的神情、外觀、動作、譬喻,讓讀者有畫面出來
有人是回饋說我的文字很細膩啦

一部分是我滿喜歡看這種類型的
在用詞遣字上也會雕磨一下,而太過直白的口吻,或是沒什麼意境的,我就不太喜歡

光"看"這動作就有很多種寫法,怎麼看、如何看、從怎樣的角度看
"怒視"、"盈眶帶淚"、"熾熱的眼神"、"似笑非笑"、"眼神帶一些玩味"
然後寫完動作,可能就會描述一下對方的感受,或是用第三者的角度拿東西譬喻

不過這種寫法就會需要極大的詞彙
所以我常常寫不下去的原因,不是因為沒想法,而是我不知道要怎麼描寫那種情況


但如果是今天我想寫詼諧一點的故事
就內心戲多會一點,語氣上會比較強烈、搞笑、無厘頭
給人比較輕鬆活潑一點

我自己是這樣感覺啦~

使用禮物 檢舉

12#
玼瑕 發表於 2020-8-8 20:28:05
只看該作者
不管是著重內心戲、還是動作場景、還是對白的寫法,我想主要在於想塑造出怎樣的氛圍吧
或者說著重之處在哪裡?譬如說有需要呈現出特殊的背景或風氣、還是挖掘人物間的理念想法、還是要在劇情對白裡將張力拉繃到極致?
不論哪種寫法,最重要的還是篩選出相對必要的資訊呈現給讀者
著重內心戲還是對白還是描寫的寫法,還是所謂的日常寫實(?),都有看過寫得很流水帳的……

不管是側重哪方面的寫法,我這個人比較不能接受的就碎碎唸_(:3」∠)_

使用禮物 檢舉

13#
冰瑚 發表於 2020-8-12 10:34:48
只看該作者
推薦一本書:《故事造型師:老編輯談寫作的技藝》
算是有技巧性的教了關於寫作的技巧,包括怎樣的對白是有意義的,以及如何靠動作表達故事和角色當下的情境。不過因為作者是美國人,所以覺得內容教導的部分會比較有翻譯小說的感覺,就文字比較簡練直白,或許對想要往散文方向發展的作者比較不適用。就推薦給有想要增進自己寫作技巧的人,算是值得參考的一本書!
個人覺得文章最需要的大概是:閱讀的流暢性、避免錯漏字及標點符號錯用、不脫離當前的氣氛場景,覺得這是最基礎的幾點,在做到這些以後想要增進自己的文筆,我覺得需要的是大量的閱讀,在吸收之後才能有消化,不管如何閱讀量都是對寫作來說相當重要的一件事。


回到問題:內心戲or動作的描寫
我覺得這兩者不是可以放在天秤上衡量的兩種要素,內心戲重要,但動作的描寫也重要,並不是一方多就要一方少這樣的,個人認為應該審視當下的情境來做取捨。
比如說現在這是個快速推進的場景,兩人正在邊走路邊吵架,那麼使用過多的內心戲反而會讓人覺得累贅並且煩躁。相反假如現在是主角受了重感冒,正處於顧影自憐沒人探望的場景中,那麼此時就是使用較多內心戲的好時機。

使用禮物 檢舉

14#
心上長草shin 發表於 2020-8-17 21:03:22
只看該作者
有時候,一些動作的描述也能夠帶有情感的轉折,如果故事角色的脈絡清晰,個性鮮明,那麼只用一些簡單的場景、對話、動作,便可以表達出內心的狀態
內心戲這樣的存在,並不一定要很直觀,而且作者本人腦海中架空的世界跟角色,有沒有建立出屬於他們的情緒也很重要
不然就會有種雖然是在寫小說,但感覺兩個人都是你的不適感,讓人進不去你的宇宙,體會你想表述的真正感受
以小說來表達作者內心世界,卻又能建築屬於角色世界觀最成功的,我個人覺得是魯迅
看的見她的壓抑與吶喊,又覺得那是屬於他小說中那個角色的感情,看他的文章時,兩種感覺互相拉扯,看完都覺得自己變成魯迅2.0

使用禮物 檢舉

15#
戀花 發表於 2020-8-21 14:08:55
只看該作者
我同意13樓說的,人物的想法和動作必須看情況做取捨。對我來說,如果是使用最常見的全知第三人稱,內心戲的置入與否,我會優先考慮這會不會影響原本的故事風格/故事架構/人物性格(是不是一個會想很多的角色)等等,如果要放進去,是作為一般的說明,還是會推進接下來的劇情。


昨天在打回覆的時候,突然想著要不來練習一下好了。共享同個主角和情節的三篇看起來並不是非常相像,總結來說是個很有意思的練習。


想法混合動作:
珍小心翼翼地伸手碰觸那只骨瓷茶杯,她的手指沒有伸進杯耳,只是用指腹摩擦著杯緣,像是很懷念這種溫潤的質地,她的眼睛注視著杯裡那汪琥珀色的池塘,彷彿那裡面盛的是她的一切,不論是她喜歡的或討厭的,甚至是她的過去與現在,都在這顆嘶嘶冒著白色霧氣的紅寶石之中,而這顆石頭不論是單純地倒映,或是若有所思地閃爍,都是她期待的樣子。


珍用蒼老的雙手捧起那只溫熱的舊杯子,輕輕地啜了一口。


「又是如此美好的一日。」


想法:
珍想伸手,卻不敢真正地伸出手,她深怕那只記憶裡的骨瓷茶杯,會因為她的一個觸碰就四分五裂,再也無法拼湊成原先那個完整的樣子,但她實在太懷念了,或者說發自內心地被感動了,在數十年的今天,還能見到一只一模一樣的杯子。珍伸出她那隻爬滿皺紋的手,細細地摩擦光滑的杯緣,她甚至覺得自己隨時都會發出細碎綿長的感嘆,在喝下裡面的東西之前。


終於,珍的目光移向了杯中的紅茶,還有她自己的倒影。


五十年前,她和安曾經坐在這張鋪了紅白格紋的麻布的圓桌,用這款茶杯喝了無數個下午的茶,談了接近一輩子的人生計劃,但是現在,這裡只剩下她了。


而茶杯也只剩下一個。


或許茶葉也不同了?畢竟現在的天氣和以前也不同了嘛,珍想著,卻不感到特別地失落。她總覺得安還在這裡,那個人的笑臉和笑聲,還迴盪在這間矮小的廚房裡,下一秒就會催促她別光顧著說話快喝,否則茶壺裡的剩茶都要涼掉了。


和安在一起的時候,好像再難過的眼淚也會變成甜的,直到現在,珍依然覺得這件事非常不可思議。


安,你最近過得如何?珍想問,但她知道安會說什麼。


珍用雙手抱起那只杯子,接近杯底的地方還是熱的,當她淺啜一口,紅茶的獨特味道與香氣,立刻盈滿了她。


「又是如此美好的一日。」


動作:
珍伸手,或者該說伸長了她的手指,因為那只骨瓷茶杯是那麼的嬌小,彷彿用力一捏就會碎在掌心,那些長滿皺紋的手指,並沒有任何一根伸進杯耳,相反地,它們只是用粗糙的指腹,輕輕摩娑著杯緣,半是確認、半是懷念地,在那光滑的質地上打轉。


珍的眼睛並沒有看著杯上的花紋,而是看著杯中的茶水,她的表情漸漸放鬆了下來,似乎是找到了個能夠舒服地沉浸在回憶裡的方式,她貼在杯上的手指也靜了不少,桌下的鞋尖也不再緊張兮兮地併攏在一起。


即使珍已經是個年近八十的婦人,她的眼睛依然相當透亮,沒有一絲無神的混濁,她環抱杯子的手指也十分堅定,把這只脆弱的瓷器扣得不留半條縫。


唯一真正透露了珍的年紀的,是她注視著這樣老物事的時間。


當珍回過神,那汪琥珀色看起來和剛泡好時一樣誘人,她嗅了嗅空氣裡的茶香,用雙手捧起那只小杯子,將溫熱的杯口湊近唇邊小心地啜吸,像隻初次採蜜的蜂。


「又是如此美好的一日。」老婦人捧著杯子,露出了少女般的笑容。


使用禮物 檢舉

16#
牧羊人 發表於 2020-9-1 00:17:24
只看該作者
戀花 發表於 2020-8-21 14:08
我同意13樓說的,人物的想法和動作必須看情況做取捨。對我來說,如果是使用最常見的全知第三人稱,內心戲的 ...

第一種似乎比較常出現在中文創作中,後面兩種類型得起來像翻譯小說。

使用禮物 檢舉

Archiver|手機版|在水裡寫字

GMT+8, 2024-6-14 09:03 , Processed in 0.099440 second(s), 1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覆 TOP 回到列表